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无数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奋战在救治最前线,为患者们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受一位隔离病房护士长的“在线24小时”。
上午8点,一批医护人员陆续到达院区,他们要接替上一轮在隔离病区工作的护士。人群中,护士长陈尚学的身影并不起眼。别看她个子瘦小,可走起路来脚步却非常快,还没顾得上和她说几句话,她就走进了感染科病区大楼。
看似简单的交接班工作,医护人员们却花了将近1个小时,患者体温高不高,饮食状况好不好,心理状态怎么样,需不需要特殊照顾,事无巨细。梳理工作流程、安排护士轮换、协调备用物资物资,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承担着渝西8个区县确诊患者的集中收治任务,转院过来的病人陆续增多。护士们4个小时轮值一次,还是会出现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午2点,陈尚学换上防护服,走进了隔离病房。
病情速记、取药配药、送标送检,每一项都是无缝衔接。不过,这些平日里护士们无比熟悉的工作,在隔离病房,总得花上更多的时间。
陈尚学告诉我们,穿着防护服,平时5分钟的事情,可能至少要花10分钟,甚至要15分钟才能做完,因为要戴2层手套,所以手上不灵活,再加上自己本身又戴着眼镜,容易起雾,特别是晚上。
再见到护士长,已经是当天晚上的9点多钟,她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了13个小时。
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里,安静得可以听到医疗设备运转的轰隆声,此时,陈尚学还在忙着收集病患生活用品需求和协调护理人员工作排班。
在这间小小的值班室里,陈尚学整个晚上都必须“在线”,一旦有紧急状况出现,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紧急调配护理人员,一刻都不敢懈怠。
从早8点到次日早8点,这就是陈尚学日常的一天。今年47岁的她,是重医附属永川医院骨关节科的护士长。当得知医院收治了第一例确诊患者后,她当即申请作为第一梯队人员进入隔离病房。
在陈尚学看来,这是自己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情,她也非常乐意去做。她告诉我们,疫情发生后,医院里有300多个护士都写了请战书,申请到隔离病房工作。最近听说医院里最先收治一批的确诊患者病情都在好转,她很激动,她说,“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