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27年的老疾控工作者老消杀人员,多次参与汶川大地震、禽流感、霍乱、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症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防疫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召唤,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春节前一周直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岗位上。
制定方案,工作指引:在疫情流行之初,及时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现场消毒技术指南》、《个人防护技术指南》、《机关单位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公共交通工具和大型公共场所消毒方案》等文件,先于国家相关技术指南、方案印发之前,下发至各区县疾控中心,指导现场防控工作的开展,并多次以现场授课、电视电话会议、针对个别一对一答疑等方式培训疾控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指导防控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如何做好个人的防护,力争零感染;
现场与电话指导并重:不分日夜,对全市疾控系统防控中消毒、防护等问题随时答疑,耐心细致,只求讲透讲实讲到区县同志知道怎么去做,指导隔离病区设置、医学观察隔离场所的管理,对病例数多的区县、少有来电的区县主动打电话去询问工作如何开展的?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答;去集中隔离场所现场,针对实际情况具体指导消毒、垃圾、污水处理,去有确诊病例的医院指导终末消毒的开展;随着防控工作的开展,针对近期个别区县出现过度消毒的现象,赶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科学、规范地开展消毒工作》发往区县,进行科学防控、精准消毒的正确指导;
科普宣传,正确引导:作为市级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疾控专家组成员,应邀多次参加“专家面对面”访谈、“不健不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别节目-战疫情、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分别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防护”、“疫情期间家庭、小区、复工企业如何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及“不同人群口罩的选用”等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电视台或报纸、微信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让更多的市民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态度做好防控,不信谣不传谣;
抗疫课题申报:在抗击疫情繁忙之中,见缝插针与相关专家讨论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与存在的疑惑,积极参与申报重庆市科技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毒技术研究与应用》,拟以科研立项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式来揭开疑难的谜底,总结实战的经验,希望在今后可能遇到的疫情防控中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做到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市医疗物资保障咨询:从1月23日始,不分时段为重庆市医疗物资保障组提供消毒与防护用品的技术参数咨询,几个采购组不停问这防护服、这口罩、这消毒剂等是否符合要求?力争第一时间答复,以便采购人员第一时间下单抢购,以求缓解我们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这样一天天地“抗”过去,经常连轴转,要么加班,要么回到家了还得查阅资料、回答问题,本就压缩了的睡眠时间还常被半夜电话声打断,失眠彻底困扰住了我。本打算趁春节回家陪伴生病的母亲,但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需要我,就理当坚守,倾尽一已之力,只为抗击疫情胜利的那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