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防疫物资,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口罩。郑娟娟说:“重庆市和江北区妇联都发出了爱心捐赠防疫物资的倡议,本来我们也想购买口罩和消毒用品送给奋战在医护一线的姐妹们,但是当前防疫物资紧缺,到处都找不到采购渠道。如果用精油开展香薰治疗,不仅可以调节情绪,还可以帮助提升身体免疫力。”事实上,武汉市卫健委网站上发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居家预防推荐方案中的三项方案也包括了香薰疗法。“因此,我们当即决定捐赠公司的精油产品和香薰机。”郑娟娟说,“在灾难面前 我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感谢这些白衣天使们!希望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守卫
2月10日,在区妇联的陪同下,重庆市三八红旗手、万盛经开区最美巾帼、重庆市赢赛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学德一行先后奔赴万盛街道、东林街道、万东镇等镇街,以及区公安分局、交通局、融媒体中心等17家单位,向各单位共送去酒精255斤、方便面340件和牛奶340件,价值4万余元,全力支持他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连日来,我市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用初心爱心助力抗击疫情,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用情用力诠释半边天的巾帼本色。
从1月19日开始,马岩村一共有7户从湖北回来的村民居家隔离,从当天起,她就开始负责这些家庭的生活必须品采购,包括寄快递、取快递,帮孩子买零食这些家务事。
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重庆芭蕾舞团团长刘军,率团经过连夜策划、线上排练,特意创作了防疫小视频,教大家在家里也能锻炼的小妙招,带领大家一起强身健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共同携手战斗!
她扎根一线窗口,率先垂范,扎实践行“六点六心工作法”,近年来,她带领支队窗口受理民警共接待群众80万余人次,保持群众满意率99%以上,实现队伍“零违规零违纪”目标;为上万名符合急事急办条件以及老弱病残孕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和“爱心通道”,受到办证群众的广泛赞誉。同时,她还推进阳光规范执法,提升窗口规范化水平,制订出入境窗口服务标准,将群众满意度回访和明查暗访常态化,督促指导全市出入境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39年。为了留守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2000年,她创办了秀山第一所民办学校。她常年进行爱心助学,竭尽全力帮扶困境儿童,全额资助孤儿及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心系民生,建言献策;创办学校,培养人才;爱心助学,精准扶贫……作为民办学校校长,她以忠诚的教育情怀,关心孩子成长;作为爱心妈妈,她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校长妈妈”“校长奶奶”。
从创办第一家联诚大药房,到创立“万家燕”品牌,现在主要从事集“医药、医疗、健康科技”为一体的大健康领域,无论是经营药房,还是运营医院,燕宏始终坚持长期开展公益活动,有意识地履行社会责任。她以贫困残疾人为主线,逐步形成了“聚焦残疾、点亮人生”爱心助残全面、系统、可持续性的公益行动计划。通过多年累积,结合到自身整形修复的优势,她还聚焦帮扶贫困烧烫伤儿童,并为他们提供免费医疗救助及心理疏导等帮扶。
自2011年4月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毕业至今,她一直就职于青山公司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变速器的设计与分析工作。她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先后完成了多个关于变速器承载能力分析规范的编制或修订,并主持搭建了以设计规范为基础、设计校核为支撑、设计点检为控制、设计指标为目的的传动系设计体系。
从担任村支部书记开始,范帮兰30余年如一日,带头脱贫致富、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含湖村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有她的足迹。曾帮助40余户濒临破裂家庭重新步入幸福美满的生活,她是数名孤寡老人的“干女儿”,是残疾人朱美莹的“好妈妈”。
她带领科室业务收入连续多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药品比连年下降,实现科室发展与病人受益的双重目标。作为应急医学专家,曾在“非典”期间主动承担第一批发热门诊诊治工作,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称号。
她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生产出独具特色的“乡坛子”酱腌菜、香菇酱、干鲜食用菌等系列产品,29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专利,实现了奉节县外贸出口及著名商标“零”的突破,为200多名农村移民及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带动3000多户农民参与种植及初加工实现增收。她积极投身产业扶贫,创新“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带动模式,建立公司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了农业龙头企业领头人的先锋模范示范带动作用。
1998年,杨菊平从大学毕业,进入市环卫集团担任技术员。上班不久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是为西南地区首座现代化垃圾处理场——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她主导攻克生活垃圾渗滤液技术,在填埋场一呆就是大半年时间。得益于她和同事们的努力,环卫集团成功解决了技术难题,多项新技术在全国推广示范。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专业芭蕾舞团的团长,她先后创排了《追寻香格里拉》《死水微澜》《山水重庆四部曲》等一系列优秀舞剧和精品节目。
她是社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民调解员“鹰姐”,多年坚持“群众纠纷无小事,人民调解有作为”的工作理念,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社区、百姓解愁。她不仅是上清寺街道新都巷社区的综治委员,也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居民有了纠纷麻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2016年3月,以她名字命名的王鹰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围绕“合”“和”二字,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之以法”的方法,促进辖区居民实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
相关新闻